乍暖还寒,微雨初歇。辛丑之春,再次来到竹沟镇。这是一片红色热土,刘少奇、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过。
踏访旧址,青砖黛瓦,苔痕斑驳,可见岁月的痕迹。故居窗前,刘少奇同志曾栽下的石榴树,穿越风霜,繁叶萌发,卓然于此时的春光里。
走进屋内,窗、桌依然,不见当年伏案人。但分明可以感受到革命者的气息,隐约听闻一种昂扬的旋律。
纪念馆内,陈列着珍贵的图片、文献及实物。最让自己久久驻足瞻仰的,是刘少奇同志的手稿《论共产党人的修养》。发黄的稿纸,俊逸的字体……伫立其前,如同与其灵魂对话,仰之弥高。
回眸党史,刘少奇之所以著此,基于对当时形势的深刻洞察和革命家的战略眼光。1938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党性素养,如何保持正气充盈蓬勃发展,这些在刘少奇心头萦绕。
1938年秋冬,刘少奇被任命为中原局书记,他前往确山县竹沟镇筹建中原局。途经渑池,撰写了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提纲。1939年1月22日,刘少奇离开渑池;1月28日抵达竹沟。白天,举办培训;夜晚,笔耕不辍。他在初稿的基础上增删修改,完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较为完整的讲稿。
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目光是深邃的,工作是忘我的。食果腹与否,衣御寒与否,皆不足道,唯思想之味甘之如饴。
“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遥想当年的寒夜斗室,风正穿过窗缝,烛光明灭里,因废寝忘食而患上胃病的刘少奇正奋笔疾书。
1939年7月,刘少奇应张闻天邀请,前往延安马列学院给学员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8月,《解放》周刊予以连载发表。同年11月,单行本发行。
精神之光,烛幽以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革命战争的烟尘已消散,而红色传奇却镌刻在后人的记忆里,曾经的艰苦卓绝、上下求索、执着无悔,已沉淀成一种风骨、一种精神、一种财富,闪耀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党性,锻造于革命年代的熔炉里,更需砥砺于奋进新时代的当下。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而纯洁党性,提升修养,仍然是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正人者必先正己”,党性修养是首要的必修课。我们须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初心如磐、矢志不渝的坚韧和定力,学习其调查研究的真功、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学习其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淬炼政治品格,强化政治“三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业难,守业更难”。纪检监察人当以反腐为己任,牢记人民重托,维护纪法尊严,惩腐扬廉,忠诚履职,走在引领时代精神和廉政文化的前列,为一方之风清气正奉献力量。
“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走出故居,雨后万物如洗,生机盎然,满眼翠色在心底流动。(驻马店市纪委监委 秦丽)
下一篇:三策并举打通信访举报“中梗阻”
镜头|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 |
各地纪委监委坚持监督向基层延伸,坚决... |
全区廉洁诗文诵读演说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 | |
11月18日,“清风沐塞上·莲韵润初... |
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 |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 |
国家信访局窝案:上百人被查,敛财上千万 | |
各地政府为了政绩,都有长期驻京接访人员。... |
挺纪在前 全力以赴——浙江纪检监察干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颜新文 通讯员 杜... |
纪检监督“亮剑” 锁定战“疫”复工一线 |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地铁7号线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