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林占熺教授(右二)、林冬梅(右一)在福建农林大学向卢旺达留学生介绍菌草栽培灵芝技术。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图为林占熺教授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查找资料。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近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建设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打造100个农业减贫示范村,向非洲国家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培养1000名农业致富带头人,推进中非菌草合作中心和中非竹子中心建设和发展。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并将该技术从中国推广至非洲等地。如今,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在就业、治沙、发电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成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小小一棵草,情牵万里长。菌草技术不仅包括香菇、平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种植技术,还涵盖生产菌物饲料和借助菌草防风固沙等技术,既解决粮食和贫困问题,又促进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技术不仅作用大,还投入少、见效快。作为一项新技术,它“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些特性使得菌草技术在资源匮乏、环境脆弱的地区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可观经济价值。在卢旺达,中国援助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菌草技术培训,扶持了50多家相关企业,整个产业链带动3万多人就业增收。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非洲面临的严峻挑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相关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到2030年,将有约5.82亿人处于长期食物不足状况,其中一半在非洲。多年来,中国农作物品种和农科技术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推动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向非洲推广“华南5号”木薯,产量水平比当地品种高出4倍;十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以菌草技术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技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注入强大信心,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诚意满满的中国方案。
从“中国菌草”到“中国路桥”,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分享扶贫经验到推动南南合作,中非高水平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非洲不仅拥有发展清洁能源和农业资源的巨大潜力,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还为中国企业的海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非合作势必会书写出更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人故事。(作者:李想)
上一篇:督促做好超强台风防御抢险救灾工作
下一篇:一线监督 | 遇龙河上桥头会
镜头|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 |
各地纪委监委坚持监督向基层延伸,坚决... |
全区廉洁诗文诵读演说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 | |
11月18日,“清风沐塞上·莲韵润初... |
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 |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 |
国家信访局窝案:上百人被查,敛财上千万 | |
各地政府为了政绩,都有长期驻京接访人员。... |
挺纪在前 全力以赴——浙江纪检监察干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颜新文 通讯员 杜... |
纪检监督“亮剑” 锁定战“疫”复工一线 |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地铁7号线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