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纪检法治网 登录

当前位置: 文化园地 :正文

爱家有度 施爱有方

时间:2021-03-10    作者:佚名     来源:廉韵津沽

  家是什么,家是亲情的依归,是身心的港湾。慈乌反哺,老牛舐犊,爱家、护家、为家,在极大程度上是动物之本能、人类之常情。要说世界上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好,毫不珍视家人间的亲情,恐怕是百分百的违心话。然而,爱有千百种,如何爱家,怎样做到真爱,却是千人千面难求一律的事情。通过品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家风建设读本,可以充分感受到:爱本有度。

  这个“度”,往小一点说,是个人的道德操守、邻里的乡规民约、集体的公序良俗,往大一点说,就是党和国家的党纪国法、社会和人间的公平正义,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这个“度”的范围里做人做事,展现亲情之爱、家庭之爱,表现出来的看似简单、清贫,有时还近乎冷淡、无情,但家却能长久立于社会、立于人心;而如果一味迎合、满足家人的欲望,越过这些“度”,超越党纪国法的边界,无所敬畏、肆意行事,最终酿成的必然是悲剧,不仅一时得到的终将失去,而且会长期背负心灵的忏悔。

  有人认为,爱家就是要尽力为家人创造好的物质条件,让家人锦衣玉食,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人认为,爱家就是要对家人有求必应,不管好事赖事都满口答应,全力去做,不让家人吃苦受累;有人认为,爱家就要为家人铺平道路,想尽办法安排最好的学习和工作,填平沟沟壑壑,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一路畅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没错,但这些又并不是真爱,因为其只是在为家人图一时,而非谋一世,眼前看似让家人得到了享受,但长远看却可能得不偿失。其实,所谓家庭教育,适当让家人吃点苦受点累并不完全是坏事。人生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有时得到意味着失去,有时吃苦就是享福,而一时的失去反而可能在将来加倍返还,对此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仔细掂量。

  随手翻阅书中的正面典型和反面案例,我们不得不钦佩于敏对孩子一点儿不“搞特殊”“谋名利”、孙家栋要求子女自食其力低调朴实,也慨叹于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的无心治家心不在家、重庆能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跃带着家人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士达在家人无理要求面前节节败退。是的,有“度”之爱,虽然严苛却能长久;无“度”之爱,看似宽容其实是在伤害。

  同时,施爱亦有方。古人云,爱子者,教之以义方。这个“方”前面冠以“义”字,讲的是正道、规矩,表明的是爱的正确方法。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中华文化里关于教子以义方的例子不胜枚举,流传下来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家风家训也有很多。可以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里,家风家训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也可说是泱泱五千年文明得以赓续不断的文化“密码”之一。而在这方面,有的党员干部传承、践行得很好,坚持正道、以身作则;有的却自身不正、带坏家风,或治家不严、贻害家人,到最后徒留唏嘘慨叹。正所谓自古清风传家久、从来爱家需严治,《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家风建设读本选取的49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向党员干部、广大读者传递着这个道理。试想,程开甲的女儿程景玉部队转业分配到化肥厂,想找父亲帮忙换单位时,得到的却是“服从分配”四个字;高德荣的女儿兴高采烈筹备婚礼,被要求不准邀请父亲的同事朋友,也绝对不能以父亲的名义请客,如此教育出来的子女还会利用父辈的影响想干什么干什么吗?相反,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副局长杨跃一心为儿子谋划未来,居然让儿子认商人老板为“干爹”;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放纵妻子经商捞钱,毫无节制满足子女高档消费要求,还“教育”子女“能挣钱是本事,会花钱是艺术”,这样的家教不足取。

  春风化雨,人文化成。对家庭的关注,对家风家教的总结与反思,有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更好地思归、思定,有利于更好运用家庭的力量温润快节奏下人们或多或少躁戾的心灵,有利于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更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夯筑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是不爱家,不是不顾家,更多的是不懂得真爱的道理以及如何去爱,不懂得在物欲和诱惑面前保持节制、敬畏知止,许多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及其家庭走上不归路,都是由此引起和导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清风传家》《严以治家》的编著,对于现今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对于推进构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具有积极正面意义。(尔东)


原文链接:http://www.tjjw.gov.cn/html/lyqf/2021/01/19/79566.html

24小时法律在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法治网 jj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