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纪检法治网 登录

当前位置: 纪检要闻 :正文

从蚂蚁到13家,约谈背后不变的内核是什么?

时间:2021-04-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又一次联合行动。

  今天约谈13家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而距离上一次约谈蚂蚁集团仅仅过去17天。

  金融监管层出手迅速、动作频繁,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带你看清两次约谈背后不变的内核。

  一:规范发展主旨不变

  平台企业发展走到了关键时期,多年野蛮生长所积累的弊病,必须在当下“问诊根治”。

  早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就确定为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并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再次列为重要议题。

  “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曾表态,要监督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监管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

  从事金融业务的平台企业尤其受到关注,其违规问题不但涉及普通消费者,甚至有可能影响金融安全,4月份的两次约谈,监管层的核心意图一以贯之,通过加强对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

  二:严格公平监管不变

  从严监管、公平监管,这两个词在今天的新闻稿中十分醒目。

  整改要求处处透着“严”字: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等。

  一次次严正“喊话”、一记记监管“组合拳”,无不彰显出要扎紧监管“篱笆”的决心,更充分体现“一视同仁”的公平原则。

  从严监管的政策并不是只针对蚂蚁集团一家,而蚂蚁集团出现的问题也绝对不是个例,众多平台企业的快速扩张背后不同程度存在着违规问题。

  例如,未经许可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支付业务关联信贷消费等金融产品、没有通过依法设立的征信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开展多类金融业务时风险隔离措施不完善、互联网存贷款和互联网保险等业务未达到审慎监管要求、个人信息采集使用不规范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细看这次参加约谈的13家平台企业的共性特征明显:综合经营、体量规模大、行业影响力强、暴露的问题也较为普遍和典型。与约谈蚂蚁集团一样,监管层应当是希望通过对这些头部企业的约谈给整个行业的规范经营起到示范作用。

  换言之,其他涉及金融业务的平台企业并非没有问题,它们现在就应立即行动,照镜子、找不足,该自查的自查、要整改的整改,千万别想着“隔岸观火”,甚至“趁火打劫”在市场上抢占份额,从严监管、公平监管会落实到每一家企业的头上。

  三:持续跟进整改不变

  不管是蚂蚁集团已经有的整改方案,还是这次监管层对13家网络平台企业提出的整改要求,都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如何不掺水分、不打折扣地落实下去才是关键。

  金融管理部门明确表示,将与网络平台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并将适时对整改情况开展检查,对整改不到位或顶风违规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对于监管层来说,整改要求显然不会一“提”了之,后续在审核整改方案、评估整改效果、适时提出建议等方面预计也会留有“后手”。

  对于平台企业来说,更应该明白拿到整改要求不是“终点”,对标对表、按时保质推进整改才算“上路起步”。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平台企业既应保证平稳有序,不出现次生风险,也要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做到举一反三,保证业务合规和排查风险“不留死角”。

  四:坚持鼓励创新不变

  监管护航才能实现行业健康发展,监管到位才能让创新走在“正途”。

  两次联合约谈点出了问题,同时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方向,“创新”在其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

  此前,监管层对蚂蚁提出了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希冀,鼓励其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这次约谈中也再度重申要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平台企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体验,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监管层鼓励创新的态度从未改变,有利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创新向来受到欢迎。合法合规的创新是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助推器”,民营企业家们也可以吃下“定心丸”。创新与监管不是“你死我活”,创新拥抱监管才能走得更远,监管拥抱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五:坚守金融本源不变

  金融不会因为科技的外衣而改变其内核,金融也不能因为与平台企业结合就脱离了其本源。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前后两次约谈都传递一个相同信号,平台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应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本,应该合理运用新技术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而不是在平台上加速脱实向虚和积累风险。

  实体经济之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合理需求、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是金融回归本源的应有之意。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的应该是赢得消费者的心。

  不变的内核在两次约谈中得到延续,金融管理部门有这样一些要求,网络平台企业要树立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服务意识,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在自查整改期间要保持企业正常经营和业务连续性。

  此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今天的新闻稿中更加抢眼——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点名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营销宣传行为等。这些要求真正落实到位,以后每个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安全感”又能再多几分。(夏宾)

  


原文链接:http://www.ccdi.gov.cn/yaowen/202104/t20210429_241175.html

24小时法律在线
热点图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法治网 jj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