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现实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又一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深刻理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丰富内涵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两大类。知识体系是描述特定专业知识总和的概括性术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要自主建设中国特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经验的系统。这一知识体系的重要特征是中国自主,主要表现在:一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二是立足中国经验,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三是鼓励主动思考,培养自觉行动;四是注重原创成果,倡导开拓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仍存在知识分散化、碎片化的突出问题,尚未建构起系统化、自主化的知识体系。综合来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以“三大体系”建设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应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这深刻揭示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既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目标追求;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途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体现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是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然要求。
准确聚焦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伟大的时代呼唤强大的思想力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呼唤丰硕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迫切需要以更加自主的知识体系概括和凝练中国实践、推动和指引未来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科学回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在回答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基础性、整体性的知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在特定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基础上形成的经验与模式、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等。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概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意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方面需要在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从理论范式、路径选择、指标体系等多角度多层次,更加坚定自觉地建构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知识体系,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另一方面需要随着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风险挑战。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不断丰富理论内涵、拓展理论视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自我更新和发展完善。
不断加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理化和系统化建设
我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国,既应有自己的理论学术,更应有学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迫切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理化和系统化阐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愈益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学理化、系统化学术阐释和思想凝练正在深入推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各个学科的范畴、概念、理论体系,通过量的不断扩展和质的不断提升,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及时进行学术化提炼、学理化阐释和学科化把握。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仍然是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伟大思想,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类社会迈向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理论体系支持要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体系化,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说明,又努力发现和阐发代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遍性知识。加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理化和系统化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公认的具备系统性、专业性、严谨性的理论体系,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增强理论自觉、付出学术努力,持之以恒探索,久久为功推进。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在于通过学理化、系统化的一般性知识体系建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不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任何能够获得世界性影响的知识,必然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体系建构首先是一种真理性、规律性的探索。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契合中华民族发展需求、体现各国人民共同心声、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说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从中华文明璀璨成果和人类历史长河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又要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不断拓展和充实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内涵;还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回应外部关切,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将中国经验上升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性理论,为人类文明薪火相传、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伏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看家本领”
学以为己 仕以为人 | |
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南宋朱熹... |
中纪报评论 | 惩治“微腐败”须用铁拳头 | |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身边的... |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
唐代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时,写下了《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