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湛天阳
当地时间7月17日,在苏格兰爱丁堡,一名女孩观看爱丁堡艺术节嘉年华活动中的舞狮表演。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家长带小朋友观看“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田雨昊 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北京,“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前来参观“打卡”、领略意大利文化的观众络绎不绝;在苏格兰,300多名华侨华人为爱丁堡艺术节嘉年华献上中国文化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现着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画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力量。
有交流互鉴才有人类文明的繁荣多彩。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既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石榴等,成为文明交流、文明共存的典范。此后,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不乏冲突、矛盾,但更多是学习、融合和创新。透过历史不难发现,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人类文明才能多姿多彩。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这些年来,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赢得各方广泛赞誉,体现出古老中华文明智慧的时代活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历史车轮必将驶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身后有余别忘缩手
学以为己 仕以为人 | |
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南宋朱熹... |
中纪报评论 | 惩治“微腐败”须用铁拳头 | |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身边的... |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
唐代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时,写下了《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