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各省市各民族非遗精品参展。 图为市民在博览会现场观看非遗展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为与会人员在博览会现场进行粤绣展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设有“新时代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茶和天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等4个板块,全国各地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集中参展参演,引来众多游客现场参观、无数网友线上围观。
近年来,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度、喜爱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非遗走进我们的生活。实践证明,非遗不能仅停留于静态保护阶段,只有将其融入人们生活和当地产业,让非遗“活”起来,才能为其注入持久生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这也印证了本届博览会的主题——“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用起来才能“活”起来。广泛开展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使各类非遗的文化底蕴、时代价值和社会功用充分展现。开发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围绕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开展常态化展演活动,推动各类非遗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规范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饮食、医药等的活态利用,支持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做精做强。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突出非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让非遗更好融入美好生活,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
让非遗“活”起来,离不开群体的支撑,既需培养传承人,也需培育消费者。一方面,实施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确保非遗能够一棒接一棒、一代传一代。另一方面,把握市场潮流,拓展消费渠道,探索开展“非遗+”新路子,通过将非遗与节庆、文创、景区等相结合,让非遗的文化功能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王斌)
上一篇: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下一篇:作之不止
学以为己 仕以为人 | |
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南宋朱熹... |
中纪报评论 | 惩治“微腐败”须用铁拳头 | |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身边的... |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
唐代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时,写下了《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