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致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开篇,以号召书写党的新的奋斗历史压轴,用21个专题全面呈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不啻为百年大党总结历史经验,走好“新征程”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深入研读作为“充电蓄能”的“装备”,透过治国理政“大道”,感悟共产党人“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打牢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党性“基石”,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干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以“心外无物”的洞察“不为物役”,坚持“人民至上”。“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心之所以难持,在于易被物役的欲望之存在。如果能够透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象察觉“相由心生”的定律,进而洞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通达与恬淡,那么就能守住心神,拧紧思想这个“总开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修身养性,豁达淡然。在书中第三章“坚持人民至上”一节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初衷,也是百年来共产党人砥砺奋进、初心不变的“映照”。除了胸怀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这颗“心”,共产党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学原文悟原理,就是要在书本的字里行间中检视“为民服务”的初心,看看心里是否装着群众,在履职尽责的岗位上是否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是否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奋进新时代的目标动力,是否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有稳住了这颗“心”,才能不动如山,“归来仍是少年”。
以“知行合一”的纯粹“身体力行”,“在风浪考验中立得住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成色的一面镜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的“铁人”王进喜,深感国家缺油的“心痛”,为了能早日为国家输送“血液”,他立下“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并以铁人般的意志和辛劳实现了“心愿”;“燃灯校长”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以三尺讲台为伴托起山区孩子的未来,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权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抱着为群众办事的信念,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梁家河与群众打成一片,从城里来的孩子成了乡亲口中的“好后生”,在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知行合一、初心如磐、笃行致远的光芒,所谓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要练好“知行合一”这个共产党人的“心学“内功,敢于直面各种困难挑战,挑得起“担子”,拒得了“诱惑”,扛得住“责任”,在风浪考验中立得住脚。
以“致良知”的本质“守身如玉”,“勇于自我革命”。“心之良知是谓圣”,正如六祖慧能所作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良知”是个体道德价值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不受外物蒙蔽干扰时最本真的操守。时时看护心中的“良知”,守住自我的本真,就能不被外界迷惑,丢失自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二十一节的主题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给出了使党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纵观那些站到了党和人民对立面的腐败分子,无不是丧失本心,丢弃信念,被权力、金钱、美色等外来“尘埃”蒙蔽住“初心”“良知”,从“无知”发展到“无畏”,最后“回不了头”,悔不该“当初”,他们作为反面教材给我们的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是坚定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的。要做到“守身如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守住法律“底线”,不越纪律“红线”,远离带电“高压线”,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云南省维西县纪委监委 陈宏)
学以为己 仕以为人 | |
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南宋朱熹... |
中纪报评论 | 惩治“微腐败”须用铁拳头 | |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身边的... |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
唐代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时,写下了《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