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我们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厚度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高度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义,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深度来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厚度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高度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义,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深度来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厚度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在2020年10月29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伟大梦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经验总结,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实践的结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踏上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只有将其置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史、百年来党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史的进程中进行考察,才能准确把握其历史逻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党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前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拥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实现了“强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大实际,我们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团结带领人民稳步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的时代特质。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高度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提供了必然的现实性和科学理性思维,激活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伟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亦非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化运用,而是基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探索,体现了生产方式变革与中国社会发展能动因素的结合。这是一条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新道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彰显了中国发展的历史选择。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大同”“小康”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满足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走向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满足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追求,与此同时也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深度来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给探求更合理的现代化的人类社会提供了全新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前进道路上的根本保证。新征程上,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进道路上的方向引领。只有以制度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能确保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前进道路上的根本立场。这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最终价值旨归。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支撑。唯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实现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前进道路上的重要法宝。只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世界变局中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五个坚持”重要原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海神针”与行动框架、行动纲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把握实践要求,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卜令全)
学以为己 仕以为人 | |
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南宋朱熹... |
中纪报评论 | 惩治“微腐败”须用铁拳头 | |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身边的... |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 |
唐代刘禹锡在连州任上时,写下了《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