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时文以求功利
在周边的高楼林立中,文徵明的墓园有些落寞。
墓的外观很简单,一座圆形坟丘,坐东朝西,墓基青石围护,配以古朴雕饰。墓前有一半月形的照池,两柱青石牌坊下一条神道穿过,两边分立四尊石兽,墓冢为香樟、柏树所掩,一片郁郁葱葱。墓前石坪居中处,有一方青石碑,写有“明公文徵明之墓”七个大字。文徵明墓上世纪八十年代维修过一次,石碑背后写有重修碑记。
一代大师,长眠于此。
明代吴地书法盛极一时,其艺术水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有“天下法书归吾吴”之称。究其原因,自然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有关。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繁荣,重商思潮迅速兴起,加上发达的儒道释文化,江南文人开始重视自我的需求与表达,他们依靠自己的技能,提高创作的自由度,于是,在书法、绘画、文学等领域出现了一批佼佼者。
文徵明,就是这时期江南书家的典型代表。
文徵明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初名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祖籍湖南,故自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齐名,被誉为“吴中四才子”。
六月的雨季,滋润出墓园一片生机。坟丘上一株气势非凡的古柏,虬枝铁干,五枝分叉,望去如一只巨掌,擎托着高阔的天空。
这个形象,应该属于文徵明。
文家自宋代以来世代为官,到了文徵明曾祖父文惠时,举家搬迁至苏州。文惠占籍苏州后,开始教授乡里。此后,惠生洪,洪又生林、森、彬,文林就是文徵明的父亲。
文徵明与唐寅同岁,成化二十一年(1485),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成为挚友。然而,相对于聪颖早慧的唐寅而言,文徵明显得有些鲁钝。他七岁才能站立,八九岁时说话仍不清楚。两人乡试,唐寅十六岁即获第一,文徵明三年后才勉强考取秀才,而且因字迹不佳被置于三等。二十九岁唐寅又高中解元,而文徵明到五十三岁都未能中举。
对于好友唐寅、都穆、徐祯卿等人连起科目,文徵明自己都颇感郁闷:“吾岂不能时文哉?得不得固有命耳。然使吾匍匐求合时好,吾不能也。”
每当读到这句感慨,我都会感受到文徵明骨子里的一种倔强与清高,也许文林对文徵明的坚信正是来源于对其性格的深入了解:“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
文徵明的一生可以划为三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是“求仕”,是想圆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梦。文徵明二十九岁受父命第一次赴应天会试,落榜而归,一直到五十三岁,文徵明九次科考均告失利,这段岁月,虽说他流露过“壮志乡心两无着,夜呼儿子话灯前”的迷茫与无奈,但他依然抱着强烈的经世情怀。
第二阶段是“入仕”,嘉靖二年(1523),五十四岁的文徵明以岁贡生身份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这一阶段,他经历了许多、目睹了许多,促使他经世之心冷却。从明人记载和他的诗文可知,虽说只有短短三年,他过得并不快乐,因为是贡途,时有流言说“文某当从西殿供事,奈何辱我翰林为”,文徵明闻此流言“益不乐,决归矣”。
第三阶段是“出仕”,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他向往回归家乡,向往那种绿水、画舫、曲栏、悠游的生活。他放下了仕途的负担,不再为功名、为仕途苦恼,完成了向艺术的皈依。
放下确实是一种智慧,而文徵明无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请益多师苦练书法
文徵明十三岁到十五岁,曾随父亲文林到博平,此后文林补南京太仆寺丞,不久就谒告还吴,文徵明随父返吴。此时他与唐寅、都穆订交,并从都穆学诗。都穆、祝允明比文徵明大十余岁,两人二十多岁便以古文名吴中,祝氏之文尤为古邃奇奥,为时所重。当时,文徵明、唐寅亦追逐其间,可谓“文酒唱酬,不间时日”。
不知是否是十九岁岁试,字迹不佳而被置于三等的原因,出身书香门第的文徵明开始精研书法,但至少这是一个诱因。
在与祝允明、唐寅等诸友悠游间,其父文林又为文徵明组建了一个堪称豪华的师资阵容,那是文林的朋友吴宽、沈周、李应祯,他们带着文徵明在诗文、绘画、书法中遨游,他们的师品是无可挑剔的。
三人中,文徵明与沈周情谊最笃,相交二十多年。当时沈周已六十二岁,是吴门画派的领袖,名声显赫,不但工绘画,也善诗词。沈周家族以“隐”为家训,不为仕宦累身,高节自持,他的为人与处世均成为文徵明一生的楷模。
文徵明在《沈先生行状》里写道:“先生为人,修谨谦下,虽内蕴精明,而不少外暴,与人处曾无乖忤,而中实介辩不可犯,然喜奖掖后进,寸才片善,苟有以当其意,必为延誉于人,不藏也。”
文徵明二十二岁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人称李少卿。李应祯为人耿直,博古好学,其书法清润端方,如其为人。他的行草书精密秀挺,如绵里裹铁,遒劲而有生气,文林评“行草独步一时”。
文徵明对李氏的严格指导记忆尤深,他在《跋李少卿帖》中记了一件事:“尝一日阅某书有涉玉局(指苏轼,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笔意,因大咤曰:‘破却功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李应祯主张透过博学而后自成一家。文徵明对李应祯书法评价极高,对其书论无疑领悟也很深。
吴宽,科举考试的佼佼者,成化八年(1472)会试、廷试皆第一,“以文行有声诸生间”,师古而尚雅,书法上崇尚苏东坡的凝厚端庄,反对当时流行的纤媚的台阁体。吴宽学识深厚,德高望重,可谓当世名师。
缘于父亲的引荐,文徵明有幸得以向当时这些文艺翘楚学习,使其学问、技艺、人品、处世都有典范可循。如今看来,三位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塑造文徵明品格、秉性的重要因素,也为文徵明成为一代书法巨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清风傲骨永留艺林
文徵明对书法的用功之深,外人很难想象。
学者马宗霍称,文徵明学书极为刻苦,他诗文、书法、绘画三者并进。在学习古文时,往往随手抄录,“观书时学文,观文时学书”。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为标准,一天写一万字。对写字,文徵明从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重写而不感到厌烦。正是这种执着的精神,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文徵明一生所留墨迹甚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归苏后三十多年所作。文徵明初学智永、欧阳询,后来在李应祯的指点下,上追晋人,博综古人,取法广泛。
数百年后,打开文徵明的书稿与手札,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位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苏轼在《论书》里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艺术形式与内在精神完美统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文徵明亦然。
归苏后,文徵明与弟子“时时过从,谈榷艺文,品水石,记耆老故事,焚香燕坐,萧然若世外”。名声日隆,登门求字、请写碑志、题跋字画者门庭若市。随着影响力、威望与德行与日俱增,可谓“海宇钦慕,缣素山积”。王世贞描述说:“吴中好事家,日相与载酒船,候迎先生湖山间,以得一幸为快。”然而,文徵明却越发显得平和、内敛,他写诗“功名原不到书生……浮云世事两悠悠,一出都门百念休”,这一点,颇具沈周遗风。
文徵明的书法创作,始终把握一个“细”字。小楷精细工整,笔势轻灵秀雅,点画精整劲健,平正婉和,清润端方,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他八十多岁所书《离骚经》,笔笔到家,挺劲遒逸,毫无懈怠,已进入化境。在这样的作品面前,观众都能读到那种超脱宁静的韵味。
也许是李应祯当年的一声“咤”,推动了文徵明学古人却不拘泥于古人。他的行书极富创新精神,独出新意。有一幅《题金焦落照图诗卷》,笔画舒展却不失古人规矩,字体飘逸又不失沉稳之感,没有恢弘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在遵循古人的法度之中,做到了意态生动。
文徵明书写求“细”求“静”,但也有“激情”。有一年,在苏州城东的夏侯桥,挖出了一块南宋高宗赵构赐岳飞手敕的残碑刻石。六十四岁的文徵明拄杖前去,他轻轻拂拭碑文上的泥土,读罢上面的文字后,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写下一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他以黄庭坚笔意书写该词,笔意苍茫间,带给人无尽遐想。明快的节奏,偶露的飞白,宣泄出文徴明内心葆有的一腔铁血丹心。在这方面,他沿袭了吴宽、李应祯身上的慷慨义风,也许这正是典籍中说文徵明“和而介”中的“介”。
文徵明之“介”,还在于他葆有一身清风傲骨。他为自己售卖字画立下条件:“生平三不肯应,宗藩、中贵、外国也”。其清风守身,从他对金钱的态度可窥一斑。温州有一“却金亭”,文徵明三十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他谢却文林同僚及百姓的奠仪,后人为此专门建立该亭以为纪念。
文徴明在书法史上,其德、其艺、其品,凌风而立。他以高雅的情趣为追求,以平淡的生活为依归,身在世俗而情怀超越世俗,把一生活得普通,普通而精彩。
文徴明用一辈子为书。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的一个早晨,年近九十的他,一如既往铺开纸笔,为御史严杰母亲书写墓志,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乾隆十九年(1754),苏州建了文待诏祠,沈德潜写了记。祠中仰止亭刻文徵明立像,峨冠博带,衣袂飘飘。清高宗亲为题诗,并题匾曰:“德艺清标”。(秋水)
上一篇:传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李元平在全省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持续超常规攻坚决胜“后两月” 以决战决胜态势推进集中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 |
11月20日,省纪委监委召开全省... |
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 | |
里约热内卢11月18日电(记者 孙浩...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 | |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记者 韩墨... |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
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 |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推动宪法精神家喻户晓 | |
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 |
习近平: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 |